-
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(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蒋雨彤 实习生吴思齐)AI如何在浙江点燃新质生产力的火花?8月27日,在浙江开放大学,一场由AI数字人与小学生共同演绎的原创歌曲《浙里最科学》拉开了2025年全国科普月浙江(杭州)主场活动的序幕。清澈的童声与虚拟人默契配合,唱出对未来的无限想象。
8月27日,2025年全国科普月浙江(杭州)主场活动现场。受访者供图
本次活动以“AI在浙江——寻找身边的人工智能”为主题,聚焦智慧城市、生命健康、产业升级、绿色发展四大场景,通过中外青年探访小队实地体验、现场路演、科普剧等多种形式,生动呈现人工智能如何深度融入百姓生活、赋能产业发展、助推社会进步。这也是新修订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》正式实施后的首个全国科普月。
浙江省科普联合会会长、十二届省政协副主席周国辉表示,让公众走进真实场景、触摸真实变化,体现了社会化科普应有的模样。
活动现场,杭州市科协发布了2025年新认定的28家新质生产力科普馆,涵盖智能制造、低空经济、医疗器械、未来产业等领域。去年全省发布了114家浙江省新质生产力科普馆(点),今年还将推出47家,一大批“可体验”的科普场馆可作为公众常态化接触AI科技的“线下阵地”。
现场还推荐了百余条浙江省“Citywalk”科普研学路线,其中重点推荐了“杭城机甲探秘:从仿生到智能的机器人之旅”“虚实共生:浙江元宇宙智能体验路线”“AI驾道:从汽车制造到未来出行之旅”等10条路线。市民可沿这些主题路线,边漫步城市,边感知科技。
活动现场揭晓了2025年浙江省“十百千万”科学传播专家名单。人工智能学会还发布了浙江省人工智能专家服务团名单。
本次活动由浙江省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主办。
来源:中国青年报客户端
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