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8月29日,一场融合传统民俗与沉浸式体验的“爱在七夕 情定望宸” 七夕民俗活动,在杭州拱墅区半山国家森林公园温情启幕。活动以 “传承七夕文化,续写杭城浪漫”为理念,通过非遗市集、传统仪式、互动游戏与夜游打卡等多元形式,让市民游客在古风雅韵中重拾七夕传统记忆,以沉浸式感受乞巧文化的独特魅力。
宋韵实景染七夕
当 “爱在七夕 情定望宸” 活动的序幕待启,吴山艺术团以一场沉浸式实景演绎,将千年前宋时市井的热闹与雅致,悄然晕染在半山的夏夜之间 。“哐 — 哐 —”锣声响起,只见皇城司四人抬锣、统领敲锣,伴随演员扬声吆喝 “开市喽,今日无税!”那喊声清亮如檐角风铃,瞬间唤醒了古市集的鲜活气息,让人恍若站在临安街头。随后一场灵动优美的开市舞蹈压轴登场,舞姿翩跹间,拉开了“爱在七夕 情定望宸”活动的浪漫序幕。
活动现场,特色“乞巧”环节轮番上演,亮点纷呈。在半山国家森林公园南大门广场,“巧山非遗乞巧市集”内穿针乞巧、投针验巧、拜魁星、喜蛛应巧、制作巧果、凤仙染指、织女赐巧等传统乞巧项目集中亮相,非遗工坊的手艺人现场展示技艺,市民既可观赏非遗手作的精妙,也能亲手参与体验——穿针引线比拼手巧,凤仙染指点缀指尖浪漫,沉浸式感受古人 “乞巧” 的仪式感。
少女及笄礼:半山楼里的古礼温情与成长之仪
半山楼内,身着宋制男子常服的“沈员外”缓步登场,他手持折扇,向在场宾客致欢迎词:“今日七夕良辰,恰逢吾家少女初长成,邀诸位共观及笄之礼,见证人生之重要时刻,实乃幸事!” 寥寥数语,既点明仪式主旨,更让在场宾客触摸到传统礼仪里的人文温度 —— 那是对成长的珍视,亦是对生命的敬重。
及笄礼的温情尚未散尽,“阁上佳人 好运加满”情侣配对环节接踵而至。“沈员外”与头戴绢花的 “媒婆” 默契搭档,一雅一趣的主持风格瞬间点燃全场期待。随着“比武招亲” 趣味启幕,这 “武” 非拳脚之争,而是文趣之赛。相亲嘉宾两两相对,或凝神对对联,或巧思对字,或放声对歌,每轮比拼都引台下喝彩,将传统“招亲”化作有趣互动。紧接着“抛绣球”环节登场,身着襦裙的女子抛出绣球,接住它的嘉宾瞬间被掌声与祝福包围,那份突如其来的惊喜,恰是七夕最动人的浪漫注脚。
夜幕降临,“望宸夜游 转角遇爱——登山打卡”成为活动又一高潮。半山楼前,彩绳交织的风铃系着载满心愿的纸条,微风拂过,铃音清脆悦耳,摇曳的光影中满是对诸事顺遂的祈盼。沿着缀着暖光的上山步道向望宸阁前行。“爱情起跑线” 打卡处率先热闹起来,“爱的明信片”整齐铺开,人们俯身提笔,将对爱人的温柔情话细细写下,投入专属邮筒,让这份裹着山林晚风气息的爱意,从半山开启专属旅程。行至望宸阁露台,乐队驻唱、创意咖啡引众人驻足,凭栏远眺半山夜景,万家灯火与漫天星光交相辉映,歌声、咖啡香与爱意交织,氛围感直接拉满。
值得一提的是,本次活动全程贯穿 “一路好运 梦回临安” 的古风主题——所有嘉宾及来宾身着华服入场,市集摊位、活动环节均以宋韵风格布置展陈,实景还原古代七夕场景。市民游客可沉浸式参与 cosplay,无论是身着汉服漫步市集,还是在仪式现场拍照留念,每一张照片、每一帧视频都宛如影视大片,让人仿佛“穿越”回临安盛世,感受传统节日的现代演绎。
七夕节承载着古人对爱情的美好向往与对生活的真挚期许,此次“爱在七夕 情定望宸”活动,不仅是对传统民俗的传承与创新,更是半山挖掘本土文化资源、打造特色文旅 IP的生动实践。
新闻+
“巧山乞巧”
巧山位于拱墅区半山街道的沈家桥附近,原名龙珠山,因吴越王钱镠曾在此登高观乞巧,南宋时宋高宗七夕驾幸于此而改名 “巧山”,成为“官方认证”的乞巧胜地。2024 年 1 月,“巧山乞巧” 正式列入杭州市拱墅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。为“我们的节日・七夕”筑牢文化根基,也为弘扬传统婚恋文化埋下历史伏笔。
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