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这个想法听起来是为了解决眼前的困境,出发点是但"从现实角度来看,可行性非常低,并且风险很大,强烈不建议这样做。"
以下是几个关键原因:
1. "高昂的购车成本:" "裸车价:" 比亚迪元EV360的官方指导价(裸车价)在20万元人民币左右(具体看配置和优惠)。这已经是一笔不小的开销。 "落地价:" 考虑到购置税、保险、上牌等费用,实际落地价可能达到25万甚至更高。这笔钱对于“走投无路”的人来说,是一笔巨大的负担,可能需要贷款,进一步加重经济压力和风险。
2. "滴滴平台的运营成本和利润极低:" "电费:" 电动汽车虽然比燃油车省油,但开滴滴意味着每天高强度行驶,电费也是一笔不小的持续支出。元EV360的能耗在每公里1.5度电左右,按每天跑200公里算,每天电费约30元,一个月约1000元。 "车辆损耗:" 滴滴订单通常距离较长,对车辆的轮胎、刹车、电瓶等损耗较大。元EV360虽然定位SUV,但作为网约车长期高强度使用,其寿命和维修成本也需要考虑。 "保险:" 网约车保险比举报 -
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