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杭州市余杭区举办第三十三届“世界水日”纪念活动。余杭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
中新网浙江新闻3月24日电(王逸飞 张瑚滢)近日,在第三十三届“世界水日”到来之际,杭州市余杭区以“解锁水坝密码,共筑护水防线”为主题,在当地老虎岭遗址公园、玉湖公园及未来科技城三地联动举办第三十三届“世界水日”纪念活动,通过文化遗产探秘、科普互动与光影艺术,展现从良渚文明到数字时代的治水智慧传承与创新实践。
在老虎岭遗址公园,浙江省文物考古所研究员王宁远讲述了良渚水坝的奥秘。5000年前,良渚先民在湿地沼泽间筑起11条坝群,构建起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系统。“坝体采用草裹泥工艺分层夯筑,既加固堤防又利于生态修复,这种‘海绵式’治水理念至今闪耀智慧光芒。”王宁远说。现场大屏同步播放的《余杭区水利十大工程》视频,展现着余杭现代水利的硬核实力——通过智慧水利+生态治理,实现防洪与生态的双赢,从而带动区域产业经济增长,推动共同富裕。
活动中,玉湖公园分会场化身水安全科普课堂。余杭区林水局通过现场宣讲节水知识,让市民直观感受“节水革命”的民生价值。当日晚上,未来科技城与良渚新城联袂上演主题灯光秀。从良渚水坝的蜿蜒轮廓到现代智慧水利的数字脉动,楼宇幕墙化身动态画卷,诠释“科技+文化”的双重赋能。这场视觉盛宴让市民在时空交错中,读懂余杭治水智慧的迭代密码。
杭州市余杭区举办第三十三届“世界水日”纪念活动。余杭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
地处杭嘉湖平原与天目山麓交汇处的余杭,坐拥东苕溪、大运河等重要水系,也曾面临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挑战。近年来,余杭水利工作改革创新,在不断完善水网防洪体系建设的基础上,融入历史、人文、旅游、共富,以河湖长制工作为抓手,采用智慧水利+生态治理,实现水生态价值转换,带动就业和区域经济增长,实现共同富裕。余杭的实践不仅是对浙江省主题“水润共富,绿动未来”的有效印证,也是余杭努力成为浙江省水利现代化先行示范排头兵的具体举措。
余杭区林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:“今年,我们还将开展系列科普活动,联系民间河长,将节水护水与青少年教育、企业发展相结合,激发公众从旁观者变为行动者,形成共治共享的水资源管理模式,营造节水、爱水、惜水的浓厚社会氛围。”(完)
举报